首页 馆务公开 档案要闻 业务专栏 网上展厅 杭城古今 互动交流 红人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杭城古今 > 杭川记忆
古代时期
     发表日期:2009-05-21   [ 字体显示:     ]    [收藏]   [打印]   [关闭]

  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2800~前2200年)

  从南阳镇黄坑村、古田镇下洋村、西山村、蓝溪镇梅永村、稔田乡罗田村等处先后出土的石薸、石刀、石□、石矛等证实,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在境内劳动生息。

   夏商(约公元前2100年以前)

属扬州域。

  周(约公元前2100~前476年)

为七闽地。

   战国(公元前475~前222年)

属越地,为越人所居。

秦(公元前221~前206年)

属闽中郡。

汉(公元前206~公元220年

属闽越国。东汉属会稽南部都尉,为冶县地。

三国(公元220~280年)

属吴,会稽南部建安郡。

  晋至南北朝(公元281~580年)

晋太康三年(282年)

  析建安郡置晋安郡,领县八,县境属新罗县。宋、齐、梁、陈废县不置。

梁天监九年(510年)

  析晋安地置南安郡,县境属其所辖。

开皇九年(589年)

  县境仍属新罗县,归泉州所辖。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

  福州长史唐循忠奏请在福州、抚州之间地区置州。奏准后于二十四年正式置州,以长汀溪为名,称汀州,领新罗、黄连、长汀3县。于晋属新罗县之新罗置州治;于长汀村(今上杭县临城乡九州村)置长汀县治。县境为长汀、新罗两县地。

大历四年(769年)

  汀州刺史陈剑奏请在龙岩湖雷下堡(今永定县下湖雷)置上杭场,以理铁税。

  南  唐

保大三年(945年)

  九月,汀州刺史许文稹以汀州降于南唐。十三年迁上杭场于秇梓堡(今永定县高陂北山)。

  

淳化五年(994年)

  割长汀南境给上杭,上杭升场为县。县治秇梓堡。

康定元年(1040年)

  金山始产金,至皇祐时(1049~1053年)经中书备对贡金167两。

皇祐元年(1049年)

  在县治东设常平仓以调节粮价,备荒赈恤。

崇宁中(1102~1106年)

  发现金山有上、中、下3处水池,用其浸生铁可炼为铜。

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

  始建学舍并置学田。

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

  县治迁至郭坊(今县城)。此前曾三迁县治:宋至道二年(996年)迁鳖沙(今白砂乡碧砂村),咸平二年(999年)迁语口市(今旧县乡全坊村),天圣五年(1027年)迁钟寮场(今才溪乡荣石村)。

乾道七年

  初筑县署,并区划民房、商店、水井、道路,经2年建成。

嘉泰二年(1202年)

  知县事黄葵创修第一部《上杭县志》。

嘉定六年(1213年)

  官府请准改运潮盐供民食用。

绍定三年(1230年)

  宁化农民起义军首领胡麻等率众攻打上杭,破县治,毁县署。后中知县事赵时钺诡计,遭镇压。

端平元年(1234年)

  初筑城垣,周长仅160步(1步约5尺),淳祐三年(1243年)大水毁县治。淳祐六年重筑城垣,范围缩小,后又被水淹倒塌,至宝祐二年(1254年)重修,砖砌石基,墙面加盖瓦片。

开庆元年(1259年)

  知县事钟绍安主修第二部《上杭县志》。

  

至元十四年(1277年)

  汀州归元后,世祖忽必烈将县境及汀州路所辖5县赐给其女鲁国公主囊加真作封地。自此,县达鲁花赤(知县事)皆由其陪臣专任。

至正六年(1346年)

  六月,连城县起义军首领罗天麟、陈积万等攻陷汀州府,后攻下上杭城。

至正二十七年

  全县各地农民纷纷起义,有权有势的人争相逃入城内保命,官府请派长汀郑从吉来县防御,行中书省即委任其管理政事。郑上任后即在旧址重筑城垣,在城墙上建城楼。

  明

洪武元年(1368年)

  二月,汀州路总管陈国珍降明,县亦同时归明。

洪武十四年

  丈量田亩,二十四年始定册。城郭为上等,稍远为中等、下等。全县有官、民田地山塘2791顷88亩2分(5尺为步,244步为亩,100亩为顷)。

洪武二十年

  来苏里畲族农民起义军首领钟子仁率众起义。

正统元年(1436年)

  南门汀江始筑浮桥。

正统十四年

  沙县农民起义军首领邓茂七,分派部将陈景正围攻汀州,被推官王得仁所败。余部攻下上杭县城。

天顺六年(1462年)

  胜运里寨背山人李宗政,因痛恨豪强侵夺,联合阙永华等起义,自号白眉军,破县治。次年巡按御史伍骥亲领官兵镇压,在丁字寨受义军伏击,都司丁泉被打死。义军终因寡不敌众,宗政等被捕,惨遭杀害。自此,县始设守御千户所。

成化二年(1466年)

  御史朱贤及佥事牟俸以城隘不足居军为由,始扩建城垣。经奏请核准,用抽河税办法解决经费,至成化八年城成。南临大溪(即汀江)砌以石,东、西、北皆砖砌。开7个城门,各个城门上建筑堞楼,周城建守宿铺32所。

成化六年

  顺天府治中龙岩人丘昂奏设漳南道,乃改建宁道分司为漳南道分司。成化二十三年道署迁驻上杭。至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裁撤,历196年。

成化十二年

  春,同知程熙认为旧志年久失修,残缺不全,知县肖宏、县丞陈清续修成第三部《上杭县志》。弘治六年(1493年)和万历七年(1579年),还修过两部《上杭县志》。明代3部县志均已佚。

成化十三年

  冬,县溪南里(今永定县)畲民起义军首领钟三、黎仲端等聚众举义。次年被右佥都御史高明所镇压。

成化十四年

因溪南、太平、金丰、丰田4里离县治300余里,地方广阔,不便治理,遂划出原县管辖的胜运2图、溪南5图、太平、金丰、丰田各4图,计5里19图979顷53亩7分田地、山塘,设置永定县。划给2298户、13766人,田粮5856石5斗6升9合5勺。知县李日思于成化十八年,全部造册移交永定知县王环。

成化二十一年

  夏,淫雨,山洪暴发,河水猛涨,四乡民居多被洪水冲坏,沿河村庄毁坏严重,良田大量淤积泥沙,禾苗亦毁,人畜被溺死不少。

成化二十三年

  胜运里农民起义军首领刘昂、来苏里温留生联合武平农民起义军首领丘隆等数千人,攻打江西石城、广昌、信丰,广东揭阳等县。3省奏请设兵备1员驻上杭,由按察司佥事伍希闵兼任分巡事。命知府周琛、指挥刘广督剿,刘、温、丘3首领均被捕遭害。

弘治八年(1495年)

  来苏里农民起义军首领刘廷用、张毓、陈宗寿等率起义军攻打江西瑞金、会昌、宁都,又转攻广东程乡(今蕉岭县),朝廷命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金泽节制江西、广东、湖广、福建4省,统辖汀、赣、潮、惠等8府,坐镇赣州,采取抚、捕两手,义军逐渐被分化和镇压。

弘治十年

  副都御史金泽奏荐伍希闵在汀漳道扩充兵备,募乡勇李福瑛、郑惟端等人在来苏里的保安、砂布等处分散守候、观察,先后诱捕起义军首领张鉴、罗福兴等5人;罗景玹、张景及钟孟荣、郑继稔、廖广富等15人遭杀害。

正德十二年(1517年)

  三月,南赣巡抚王守仁奉命驻县,适逢久旱后大雨,亲笔书写《时雨记》,清代刻于碑。

嘉靖四十年(1561年)

  二月闹饥荒,胜运里樟田背(今太拔)农民起义军首领李占春率所部罗廷秀、李乃暄、卜廷诏和张节等,号召平粜谷物,聚义民万人攻打永定、连城县署。兵备道金浙率杭、永、连3县官兵围攻义军。双方激战,义军退至广东边界,全部被官兵镇压。

崇祯五年(1632年)

  二月,钟复秀举义,聚众500余人攻打蓝屋驿,在绿水潭至回龙岗一带活动,巡道顾元镜遣把总许胜、百户赖其勋等进行抵抗。其勋在高毛溪,因孤军无援被义军所诛。

崇祯十六年

  驻县汀州卫右所官军裁减至300名。巡按陆清源增募乡勇550名。次年,知县罗万藻再募3图乡勇230名,饷皆取于河税。

  

 清

顺治三年(1646年)

  九月五日,清兵攻上杭,明知县杨惟中降清。在籍兵部主事李鲁、诸生邹宗善不肯降清而自尽。

顺治四年

  镇江何应佑奉明裔宜春王至太拔双康福员山,图举事复明,知李鲁已死,怏怏而去。

顺治十八年

  总督李率泰安插郑成功部降清总兵蔡禄率兵3000余人驻县城,民众受扰。进士莫之伟等倡议捐资改修千户所,并在东北郊旷地建造官舍兵房千余间。康熙四年(1665年)蔡军调离。

康熙十七年(1678年)

  复设分守汀漳道驻县。

康熙二十一年

  裁分守道,归巡海道。

康熙二十六年

  知县蒋廷铨重修木刻版县志5册、12卷,此为第六部《上杭县志》,也是现存世成书最早的一部《上杭县志》。书存北京图书馆,县有复印本。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

  五月十七日,大水,平地水深八九尺,坏西南城墙30余丈,民居被洪水冲塌不计其数。道署正堂墙垣全部倒塌,仅存前门及中、后堂。

雍正元年(1723年)

  七月十九日,大水入城,深六七尺,房屋多被洪水冲塌,西门及南城墙共崩38丈,又裂坏5丈余。

雍正四年

  春,夏,灾荒。因上年淫雨无收,潮州等地客贩俱来杭贩运米谷,米价突涨,斗米300钱。

乾隆七年(1742年)

  春旱,至立夏后4个月始雨,米价逐渐高涨,知县派人往江西、广东籴谷3000余石平粜。

乾隆十一年

  诏免本年钱粮,业佃分成由业主酌定。濑溪隘佃户罗日光(今临城乡横坑里人)等则向农民宣传实行业佃四、六分租,业主报官镇压,日光、日照聚众反抗,被官府缉捕定重罪。

乾隆十六年

  大荒,斗米240文。又兼盐价腾贵,各处俱二三十文1斤。知县赵成采取平价计口售盐,每斤7文。仓米定价每斗130文,自二月粜至闰六月。

乾隆十七年

  春荒。五月,斗米贵至近300文。县署集资赴粤采买,平粜定价斗米160文,同时,下令富户减价粜济。

乾隆十八年

  知县赵成主修成木刻版县志,共8册、6卷(另首末各1卷),稿存北京图书馆。

乾隆二十年

  赵成所修县志受杭人指驳,署知县卫克堉请允重修县志。二十三年,知县顾人骥重修县志成,共12卷,首末各一卷。书尚未刻成,顾因事调走,继任知县王纲、潘廷仪继续编修,二十五年刻就刊行(现福建省图书馆存有此稿)。

乾隆四十九年

  孔庙大成殿两庑倒塌。知县恩古达倡率县有关人士重建,坫修尊经阁,忠孝、节义各祠,并将余资分拨城乡建儒业祠培英堂。

乾隆五十六年

  知县姚鹤祥侵吞地丁银千两,被革职严讯。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

  七月七日晚大雨,午后水涨至城中,深丈余,十一日始退尽。县城东、西、南居民住房皆倒塌,死数百人,孔庙殿庑及各祠俱坏,城崩40余丈。四乡受灾更为严重,旧县张姓80多人全被淹死,史称“壬寅水灾”。

咸丰七年(1857年)

  春,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部石国宗攻福建。五月四日5时,太平军前锋进驻城西接官亭(今城郊中学大门口)。7时,大批人马已由西北而东到达水埔至潭头一线,占领南岗,并在东南角架上浮桥,接着围攻县城,在东门外林万一郎祠挖地道10多丈,用棺木装火药,抬入地道引爆,炸崩东南角城墙10余丈,大军沿缺口入城,突遭炮击,遂退出城外,午后部队向西开拔。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军康王汪海洋曾驻南阳乡,留下壁诗数首。次年四月二十九日拂晓,太平军再次围城,适遇大水无法渡河,未成。

同治三年(1864年)

  副贡郭应阶,举人陈南斗、薛耕春、罗明,拔贡华惟功等82人,认为县志失修百余年,版本又多蛀缺,以乾隆二十五年顾志为基础补入建置、典秩、武备、选举、人物、艺文6项续刊成册。

同治十年

  城关丁锦堂赴京殿试,钦点一甲武状元。

光绪三年(1877年)

  五月,饥荒,斗米2000钱,百姓纷纷请求赈济,官府派得稻谷600多石发赈。

光绪二十年

  四、五月间,长汀歌老会首领矮伯公混充逃荒难民至县,到处强索肆抢,并开枪拒捕,后被驱逐出境。

光绪二十五年

  四月,设团练局于保官宫,后改团防局。

光绪二十八年

  因八国联军庚子年侵京,辛丑议和赔款四万万两,清政府将此转嫁于民,县随粮捐丁银1两,粮米1石,各加钱400文。

光绪三十二年

  春,开办县立琴冈高等小学堂。

宣统三年(1911年)

  九月二十一日,孙道仁在福建宣告独立,县组织民军,亦宣告独立。随后李宗尧在稔田、蓝溪开设体育社招民军,十月三日率民军入城。知县龚时富阳奉阴违,趁宗尧率民军往汀州,只留少数民军驻县城之机,与地痞郑传书等密谋,在团防局诱杀民军队长,并攻打民军驻地百获堂,民军殉难49人,同时,琴冈小学堂被焚烧,图书、校具被抢劫一空。

  
收藏......】 【打印】 【关闭】]
主办:福建省上杭县档案馆 闽ICP备20000580号
联系地址:上杭县客家缘文化中心档案馆(龙翔大道3号) 联系电话:0597-3966368 E-Mail:daj@shanghang.gov.cn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Netscape6.0、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