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改革后县级档案馆发展探析
上杭县档案馆郭敏
新一轮机构改革正在开展,县级档案馆作为改革一员必须主动适应改革潮流,适应县委县政府的新要求,积极推进档案工作改革创新,锐意进取,适应新时代档案工作的要求,推动档案管理工作上新台阶。
一、县级档案馆机构改革情况
以龙岩市上杭县档案馆为例,2008年-2018年,县档案局与县档案馆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实行局馆合一办公体制,为县委直属正科级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管理,内设综合股、监督指导股、保管利用与政府公开信息查阅股、编研宣教股等四个股室。
2019年机构改革,局馆分开,县档案局(县档案馆)承担的行政职能划入县委办公室,县委办公室对外加挂县档案局牌子,县档案馆作为相当正科级事业单位设置。县档案局(馆)承担的新政职能划入中共上杭县委办公室后,不再实行局馆合一。县档案馆内设四个股室,为综合股、保管利用股(加挂“信息查阅股”牌子)、编研征集股、信息技术股。
二、档案局馆分开的必要性
(一)档案局馆分开符合法律法规
《档案法》第六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档案事业,并对本行政区域内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档案法》第八条规定:“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各类档案馆,是集中管理档案的文化事业机构,负责接收、收集、整理、保管和提供利用各分管范围内的档案。”局馆分开正是符合《档案法》规定,档案局和档案馆是两个机构,一个是档案行政管理机构,一个是档案管理事业机构。
(二)档案局馆分开利于提高档案馆业务水平
局馆分开,明确了职责,划清了档案事业行政管理和具体档案业务管理之间的界限,档案馆去“行政化”,从而转向纯业务工作,更多专注于档案的保管、鉴定、提供利用及更深层次的开发。一是人员分离,更好致力于专业工作。原先档案局(馆)需要兼顾馆内外工作,既要对外立档单位进行监督指导,又要对内做好业务建设,往往无法兼顾,或者有所偏重,明确职责后能更好重点抓好相关业务工作。二是事务分离,明确职责。在过去十多年时间里,档案局馆一直是合并办公,两个牌子一套人马,既做“远动员”又做“裁判员”,对于档案馆本身建设是不利的。局馆分离后,局对馆也负有监督职能,能更好促进档案馆建设。
(三)档案局馆分开利于培养档案专业人才
自建国以来全国的各级档案机构都经历了多次改革,以龙岩市县级档案局馆为例,2008年起实行局馆合一并参照公务员管理,如此一来,参公人员不能参加职称评聘,档案馆工作人员乃至后来新进人员都不再“关注”档案技术职称,缺乏业务研究及学术钻研氛围,严重影响了档案工作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局馆分开后,档案馆作为纯档案事业管理机构,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和继续教育必被重视,档案馆工作人员静心下来搞业务,做钻研,重点做好档案资源建设、档案保管利用、档案深度开发利用等工作,做实业务工作,发挥档案作用,更好服务百姓群众。
三、县级档案馆机构改革可能遇到的困难
(一)人员分流,档案专业人才匮乏
此次机构改革,档案局馆分开,行政职能划走,原来从事档案行政执法人员归入局管理,这从一定程度上削减了档案馆原有的档案专业人员。从市县一级来看,原有的从事档案监督指导这块工作的人员划入档案局,档案监督指导科室主要工作是负责监督、检查、指导行政区域内的档案工作,依法查处档案违法行为等,是档案业务人员。局馆分离,人员分流,而新形势下档案馆建设对于专业人员需求是很大的,如此一来对档案馆建设有一定的不良影响。上杭县档案馆的情况是核编11名(其中领导职数3名),现实有人员9人,其中大学文化3人;大专文化5人;中专文化1人;档案专业的0人,大都半路出家从事档案工作。但这9人中,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又抽调1人,在职人数仅8人,科级干部4名,股级干部4名,日常工作都嫌人少,更不用说突破性工作的开展。档案部门本身就是弱势部门,用人需求申请上存在一定难度,而档案工作对于专业要求较高,有一定门槛,学习需要一定的时间,需要一定的档案整理保管利用等实践经验。如果能有相关的硬性规定明确各级档案机构的人员配备标准。如各级各类档案馆人员设置,增加法律条文予以陈述,例如在规定底限和上限的基础上,中间的增减按馆藏数量确定。
(二)局馆分开,档案馆业务经费是否削减
档案馆经费是开展档案馆工作的必要条件,近年来,中央和地方财政对档案馆事业各项经费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对促进我国档案馆事业的不断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从2010年开始,中西部地区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列入国家发展改革委专项规划,到“十二五”末,中央财政共安排44亿元用于1002个中西部地区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使中西部地区县级综合档案馆档案库房严重不足的形势得到了明显缓解,档案安全保障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档案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以龙岩市县级档案馆为例,2018年止共有6个县档案馆都完成了新馆搬迁工作,新馆运营需要经费的保障。虽然局馆分开,但是并不意味着档案馆的业务经费就能相应减少。新形势下对档案工作有新的要求,如今各行各业都在谈“数字化”,档案管理也引入数字化,档案数字化建设是档案工作主动适应信息时代要求,是档案科学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同时是服务民生造福百姓的重大工程。经费是保证档案馆开展各项工作的保障,档案馆业务经费应不与档案管理人员相挂钩,而应与馆藏档案数量相配套,从而更好保证档案事业稳步发展,
进一步发挥档案工作服务民生、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
四、推进县级档案馆工作改革建议
(一)有效整合基层档案资源,提高档案馆知名度
基层档案室档案资源是档案馆未来的馆藏档案,基层档案室的档案资源建设与档案馆建设息息相关。可借鉴各地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方法,将当地馆藏丰富、查阅利用率高的基层档案室纳入档案馆办公,成立档案管理利用中心,建设成档案“一站式”查阅中心。如将当地的城建档案室、国土档案室、市场监督管理局档案室、劳动医疗保障部门档案室一同入驻档案馆。档案查阅利用不同于机关事业部门其他事项办理,它依托于实体档案,且需要注意控制档案及保密档案的保管利用,入驻档案馆既可以利用档案馆库房建设,又方便业务交流,充分发挥档案管理体系作用,形成“规范化、信息化、集约化”管理,缩短档案与民众的“距离”,享受查档更为便捷高效的服务。
(二)明确档案馆经费,保障档案馆业务建设
从档案馆历年部门预算来看,县级财政给档案部门的预算存在明显的随意性,与领导的重视息息相关,靠“人面”争取的情况多,并没有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而逐步上调。而局馆分开后,业务经费要保障,确保档案馆在馆库建设、档案资源建设、档案保管利用、档案编研出版、档案数字化等方面的必要经费,为档案馆工作开展提供相应保障。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档案馆新馆的建成,运行成本不断提高,需要有硬性投入的规范条文,确保档案馆的工作顺利开展。
(三)完善档案馆业务人员考核晋升机制
机构改革期间,档案部门工作人员的身份属性摇摆不定,待遇不明,工作队伍人心不稳,严重挫伤了工作积极性。上杭县的情况是,2008年以前有档案中级职称一名,参公后全部人员停止职称评聘。2015年后实行职级并行,现有正科1名,享受正科职级2名,副科1名,享受副科待遇2名,科员2名。机构改革后人员如何定性,参公人员是否可套职称,一切均未可知。笔者认为应明确档案改革“中人”的后续考核晋升机制,参公身份人员可走档案职称评聘或者行政路线,后续档案馆新晋人员走级别和专业技术职称,并分配合适的职数,从而解决档案干部后顾之忧,调动工作积极性。
(四)增强工作规划,加强县级档案馆业务规范化建设
目前各地区各部门档案业务建设普遍存在不均衡、不扎实、不规范的问题,县级档案部门应增强工作规划,统筹安排,主动作为,重点在档案资源建设、档案提供利用、档案数字化建设等方面下功夫。一是积极按照上级档案部门业务建设文件,做实业务工作。2019年省档案局发文,为进一步加强市、县级综合档案馆业务建设,将对全省综合档案馆开展业务建设评价工作。县级档案馆应以此为契机,围绕安全保障、资源建设、数字化档案馆等方面抓好业务工作,推动建立业务建设长效机制;二是新形势下新作为,充分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重点要在档案资源建设、档案提供利用、档案文化功能拓展等方面下功夫,着力抓好数字档案馆建设,逐步逐项推进;三是建立工作战略联盟。学习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等模式,充分利用档案信息,挖掘档案文化内涵,开展档案编研、展览、宣传等方面合作,增强档案工作效果,提升档案知名度。
参考文献:
1.赵静.影响我国数字档案馆建设的问题分析.城建档案,2005年02期;
2.黄文忠.我国数字图书馆的组织模式及发展对策.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年01期。